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,今年的考研人數再創新高,考生人數首次突破300萬人,比去年再增51萬人,被譽為“史上最難考研年”。
網上不乏有些搞笑的段子“考研鄰近,孔子和橙子也開始有點忙了?!笨荚嚽跋?,學子們通過各種方式來祈福,希望能夠保佑考試順利通過,很多高校的孔子像前都擺滿了水果,學生們紛紛前來祈愿。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考研呢?
考研已是一種潮流,沒有研究生學歷,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聊天。
寢室大多數同學都選擇考研,周邊的同學也有六、七成報了名,在這樣的大環境下,不管準備充不充分,大家都會抱著試一試的心態,心想“萬一要是考上了呢?”而且,就目前大學的整體情況而言,很多同學在本科期間學習不夠扎實,就想著能考上更好的大學和喜歡的專業繼續深造,如此,考研自然成為最理想的選擇之一。
就業或是考研最大的動機
考研熱不斷升溫,多種因素促使考生報考。選擇考研的主要動機之一是提高就業和從業的核心競爭力。我們看了各地的員工招聘條件就可以看出端倪,企業招聘要求都是本科及以上學歷,低于本科那就只有靠邊站,有研究生學歷才有一點底氣!之前一直不被看好的中小學教師崗位,現在動不動招聘都是清北研博。想找個心儀的工作,研究生好像才是起點一樣。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,大學畢業生選擇考研也就不足為怪了。
全員考研,是喜是悲?
看待這個問題,要一分為二。首先,大家這種要求自我提升、努力拼搏的精神是值得贊揚的,這對于提升國民素質是大有裨益的。但是這其中也有一大部分人,只是為了跟隨潮流,
或是害怕進入社會,害怕殘酷的就業競爭,從而選擇的一種暫時的“舒適”而已。這樣的“考研”,不僅加大了每個家庭的負擔,同時也是對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。所以,是否要考研,還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,不要盲目跟風。
最后,還是??忌鷤冺樌习?!